活断层横移致日本九州岛进入“振动模式”
时间:2017-12-07

  吉尔吉斯斯坦九州岛,日本进入“振动模式” - 新闻 - 科学网

  新华社东京4月16日电(记者华义)在日本九州熊本14日发生6.5级地震后,余震持续不断,16日凌晨又发生7.3级地震。日本气象厅更名为十六号地震是主震,十四号连续发生地震只是预兆。地震是一个侧断层断层型浅地震。

  日本气象厅解释说,十四号地震是由于活动断层直接向内陆侧向移位造成的,由于震源深度只有十多公里,地表运动特别强烈。

  根据震源深度,地震可以分为三类。震源深度小于70km的地震是浅层地震。浅层地震发生频率最高,占地震总量的70%以上,是地震的主要产地。震源深度在70〜300 km之间的地震是绵源地震,300多公里的地震是深层地震。同样大小的地震,由于震源深度不同,对地面的破坏程度也不尽相同。一般情况下,来源越浅,破坏性就越大。

  与2011年日本大地震等日本的板块地震不同,这场地震与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直接地震相同。日本防灾科学和技术研究所分析发现,这次7.3级地震的加速度加速度大约是阪神大地震的2倍,表明地震对地球表面造成了巨大的破坏。

  根据地震震动加速度,日本将地震分为0到7共10个,称为震级,最高震级为7级。截至16日凌晨,共有213级1级余震或以上,其中一级为7级,三级为6级,二级为6级,五级为5级,一级为5级。日本气象厅认为,下周有可能发生6级余震。

  目前的阿尔苏火山附近发生了一次小火山喷发。日本的气象局正在密切监测火山活动,但火山爆发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。

  日本位于世界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的环太平洋地区。这里是世界上分布最广,地震最多的地震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