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行星撞击说”可解火星地质特征之谜
时间:2017-12-07

  “小行星的影响,”可以解决火星的地质特征的奥秘 - 新闻 - 科学网

  据新华社报道,40多亿年前,一颗巨大的小行星与火星相撞,并与火星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相撞。飞溅的碎片逐渐凝结成两颗卫星。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,这种情况提供了火星地质特征的一个很好的解释。

  火星南半球和北半球显着差异显着:北半球低,相对平滑和平坦;南半球高,颠簸。科学家们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假设,包括小行星撞击,火星板块运动,古代海洋撞击等。另外,火星与地球的物质组成有着明显的差异,这两颗卫星在形状和构图上也比较特殊。火星的地质特征的奥秘一直是人类的混乱。

 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最近发布了一份公报,该大学的科学家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同事合作,考虑小行星撞击假说,一次性解释所有这三个问题。

  火星陨石成分表明,火星地幔中的铂,锇,铱等稀有金属含量较高。稀有金属通常存在于固体天体的核心,而不是围绕核心的地幔。这意味着火星可能已经在形成初期被击中,异物留下了过多的金属元素。

  研究人员估计,稀有金属约占火星总质量的0.8%。计算机模拟表明,在火星上留下如此多的稀有金属需要在44.3亿年前对火星造成直径120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,然后进行一系列小规模的撞击。相关论文已在美国“地球物理通信”月刊上发表。

  小行星的撞击对火星地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,形成了火星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非常不同的情况,也符合北半球比南半球年轻的事实。此外,撞击的碎片在火星轨道周围形成一个环,环中的物质逐渐形成火卫一和火卫一,导致这两颗卫星由一部分火星物质和一部分异物组成,正如人类所观察到的那样。

  “中国科学”(2017-07-25第二版国际)